本书作者小沼势矢,日本脑科学领域的专家,一生致力于研究大脑的构造他提出:“大脑分为三大类型,找准自己的大脑类型并使用相对应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”。
小沼势矢是日本脑科学领域的专家,一生致力于研究大脑的构造他提出:“大脑分为三大类型,找准自己的大脑类型并使用相对应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”。 今天学来学去学习社就带你找到适合自己大脑的学习方法。先来做一个小测试,了解自己适合怎样的学习模式吧。
5分钟带你了解自己的大脑
请在每个问题后填入“1~5”。
“1”表示“完全不认同”
“2”表示“比较不认同”
“3”表示“无法判断”
“4”表示“比较认同”
“5” 表示“非常认同”
请在问题后的括号内填入相应的数字。
Q1. 看电子书的时候怎么都看不进去( )
Q2. 听特定的音乐时能够集中注意力( )
Q3. 学习的时候如果看到别人的身影会无法集中注意力( )
Q4. 动手写下来会更有助于记忆( )
Q5. 擅长使用音频教材来学习与记忆( )
Q6. 如果可以的话,更想在空无一人的地方学习( )
Q7. 对别人的表情变化非常敏感( )
Q8. 在学习的时候对杂音和噪音十分在意( )
Q9. 喜欢用笔在教材或书上记笔记或画重点( )
Q10. 在特定的韵律节奏下更容易集中注意力( )
Q11. 比起纯文字,更容易记住带图片的内容( )
Q12. 在记忆的时候,发出声音更容易记住( )
Q13. 利用碎片时间听音频很有效果( )
Q14. 经常莫名感觉悲伤、难过( )
Q15. 能够原原本本地在大脑中回想起音频教材中的声音并进行复述( )
Q16. 是否有过第一眼看到不懂的问题心情会不好的经历( )
Q17. 记笔记时使用了自己喜欢的颜色,学习效果也会提升( )
Q18. 很难做到一动不动,一直保持同一姿势( )
Q19. 经常会在对话中使用拟声词或拟态词( )
Q20. 听音乐时会情绪高涨( )
Q21. 喜欢将信息可视化,整理成方便自己看的形式( )
Q22. 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会无意识地自言自语( )
Q23. 在没有噪音的安静环境下一个人独自学习的时候效率更高( )
Q24. 学习时间较长想放松的时候更倾向于散步或者跑步( )
Q25 . 非常在意书籍版面设计的美观程度( )
Q26. 如果看到很喜欢的学习用品会马上使用( )
Q27. 认为使用触感好或好看的学习用品(如笔或笔记本等)十分 重要( )
Q28. 意识到有的姿势能让自己注意力集中就一直这么做( )
Q29. 通过录下自己的声音,并反复听的方式来学习更有效果( )
Q30. 在整理信息的时候,除了文字外还会额外加上图片或插图( )
你属于哪种学习类型?
请参照下列基准值来进行计算
问题编号 | 合计分数 | 类型 |
Q3,Q6,Q7,Q11,Q16,Q17,Q21,Q25,Q26,Q30 | 40分以上 | 视觉型 |
Q2,Q5,Q8,Q12,Q13,Q15,Q20,Q22,Q23,Q29 | 40分以上 | 听觉型 |
Q1,Q4,Q9,Q10,Q14,Q18,Q19,Q24,Q27,Q28 | 40分以上 | 触觉型 |
如果你的分数超过基准值的不止一项,那么请以其中分数最高的作为你的学习模式。
三种类型学习方法
1视觉型
视觉型即在学习的过程中视觉占优势的学习者。擅长用眼睛来记住事物和知识进行学习和判断。那么这类学习类型应该如何放大学习效果呢。
最大程度可视化。例如可以将常见必备的单词和语法绘制成表格贴在墙上,通过碎片化的视觉观看频率增加获取的信息量。
清理视野。学习时避免烦杂的环境,可以选择图书馆或者安静的咖啡店,学习桌面干净整洁,避免多余物品分散注意力。
学习激励可视化。可以将自己完成这项任务的奖励的图片打印出来或者写在小本子上,这样学习过程中会不断的激励自己更好的行动。
2听觉型
听觉型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听觉占优势的学习者。这种类型的人更擅长通过音频获取信息进行学习。这类学习类型的人群可以:
充分利用音频资料,增加使用耳朵的频率。例如记忆单词的时候可以一边听音频,一边张嘴说,做影子跟读。这种方式更利于听觉型人群。
3D环绕声朗读。如图,朗读是将手掌窝成碗状,指尖不留缝隙,放在耳后,这样就可以将自己的声音变成3D环绕声了。
准备适当的背景音乐。例如现在很火的白噪音,一些雨声可以平复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,更好的记忆。
3触觉型
触觉型即擅长通过让身体动起来,以获得信息的学习者。简单的解释为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的肌肉运动学习方法。这类学习者可以:
学习要先动手。例如我们在记忆单词时会扫视、会朗读,但是触觉型学习者要边读边写,标注重点。
利用身体的节奏帮助记忆。有些人会有些细微习惯,比如转笔、用手点桌子,这些习惯可能在别人眼里是不好的行为,不过这类小动作也会契合大脑记忆。
使用体验好的学习用品。尽可能选择我们常用的一些文具。